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析7万名乙型肝炎 核苷酸NAs和干扰素IFN 测评对比

在一项发表在《基因与疾病》杂志上的研究中,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一个包含超过7万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个体数据的广泛数据集,这些个体都在该医院接受治疗。

他们比较了两组人群:通过核苷酸(NAs)单药治疗(168名患者)和通过干扰素(IFN)单药治疗(30名患者)实现HBsAg血清清除的患者。NAs单药治疗的患者年龄较大,治疗期间实现HBsAg血清清除的比例较高(48.8%对30.0%)。他们还具有更有利的免疫反应,更高比例的患者产生了伴随的抗-HBs抗体。

NAs单药治疗组中有更多正常ALT水平的个体(78.6%对40.0%)。实现HBsAg血清清除的时间和治疗持续时间在两组之间相似,但NAs单药治疗显示出更长的趋势。在随访期间,接受NAs单药治疗的患者与接受IFN单药治疗的患者相比,HBsAg血清逆转率显著降低(4.9%对33.3%)。

经过一年和三年的随访,通过核苷酸治疗实现HBsAg血清清除的概率明显更高(一年:0.960对0.691;三年:0.931对0.641),表明更持久的功能性治愈。NAs单药治疗与HBsAg血清逆转的风险较低独立相关。

大多数患者在血清清除后的第一年内经历了HBsAg血清逆转。在随访期间,具有阳性抗-HBs抗体的IFN单药治疗患者实现HBsAg血清清除的概率更高,而在NAs单药治疗患者中没有观察到这种差异。

这项研究为核苷酸或干扰素单药治疗诱导的HBsAg血清清除的持久性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其中NAs单药治疗表现出更好的结果和更低的复发风险。年龄和ALT水平也被确定为与HBsAg血清逆转相关的因素。了解这些发现可以指导临床医生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以确保更好的临床结果。

研究人员预计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未来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发更有效和个性化的治疗策略。这项研究强调了在这一领域继续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利用电子健康记录数据获取更深入洞察疾病管理和治疗结果的潜力。